本文转自:扬州日报道正网配资
记者调查发现,越来越多家校注重让学生在劳动中锻炼成长
劳动成孩子暑假“必修课”
导语
今年暑假期间,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校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意义道正网配资,通过让孩子(学生)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在实践中锻炼成长。
让孩子在劳动锻炼中成长
“去小区超市买瓶醋”“帮妈妈把衣服洗出来”“儿子,把家里扫一下”……这个暑假里,邗江区实验学校中学部初一新生小乐,经常被爸爸妈妈安排劳动,虽然一开始有点不情愿,但最终都按照父母要求去做了。
“我们现在越来越觉得,孩子就是要让他多干活,越舍得用孩子,孩子越有用。”小乐的父亲说,自己和孩子妈妈都是“80后”,从小都参与家庭劳动。
“我小学三年级以后,就帮家里打开水了。”小乐的父亲告诉记者,自己小时候生活在厂矿企业宿舍区,开水都是用水桶打回家的,虽然有一定危险性道正网配资,但自己依然承担了这项任务。
“孩子就是要在劳动锻炼中成长。”小乐的母亲说,邗江区实验学校中学部发放的《新生指南》中,也积极倡导孩子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这一点与他们的想法不谋而合。
无独有偶,记者发现,暑假里和小乐父母有类似观点的家长很多,家长们越来越觉得,除了书本知识的学习,生活本身就是一门学问,孩子参与劳动是在锻炼中成长。
学校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劳动
“手把手教你做家常炒土豆丝,简单又下饭。”暑假里,扬州市特级班主任、“扬老师润心工作站”志愿者、文津中学教师吴志强在朋友圈分享学生的劳动视频,引起了不少人的“围观”。
原来,文津中学向所有学生发出了暑期参与劳动的倡议,希望孩子们通过劳动为自己的成长打卡。
“我们的‘劳动’范畴很大,无论是家务劳动,还是和父母外出旅行途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都可以。”吴志强告诉记者,这项活动引发了很多学生和家长的共鸣,学生们积极参与,通过视频、图片、文字等多种方式记录了自己劳动的场景。
梅岭中学这几天正通过学校公众号,开展暑期德育作业成果展示。这个暑假,梅岭中学的同学们化身成为“三餐主理人”,亲身体验了从食材选购到烹饪制作的全过程。他们不仅学会了如何搭配营养均衡的餐食,还掌握了多种烹饪技巧,让每一顿饭都充满了家的味道。通过这一实践活动,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了父母平日的辛劳,也学会了感恩与分担。他们用心记录下的每一道菜、每一个烹饪瞬间,都成为了这次暑假德育作业中最宝贵的成果。
“第一次掌勺,手忙脚乱。在汗水滴落、饭菜飘香时,方知油盐分寸间处处是学问,一粥一饭来之不易。生活亦是课堂,劳动最光荣!”梅岭中学初三(14)班马语卉同学在日记中写道。
“劳动本身就是教育的一部分道正网配资,让孩子们参与劳动,爱上劳动,非常重要。”扬州市教科院副院长冯长宏说。记者 刘冠霖
证配所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