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广州日报惠盈财富
在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的融合互益已成为研究与实践的一个重要方向。融合既是职业教育拓展社会服务功能的必然要求,也是社区教育突破资源瓶颈的内在需求,有利于促进二者共生共赢、互助互益。
创新路径
党建引领把握融合方向。构建“思想铸魂—组织保障—实践落地”三维育人体系,将社区服务纳入思政实践学分;抓住教育数字化转型契机,将信息技术深度融入党建与思政工作惠盈财富,数字化资源、虚拟仿真技术等应用于社区思政课程和文化活动中,拓展融合的广度与深度,提升育人实效。
职教精品夯实融合基础。以番禺区工商职业技术学校为例,一是创新“1+1+1+N”教学团队,由职教名师把握育人方向、能工巧匠强化实践指导、专业教师团队实施课程建设,联动N个合作单位整合社会资源,建立产教协同育人机制;二是文化传承与技能培养结合、知识传授与素养培育结合、课堂认知与社会实践结合,实施“三结合”育人模式;三是深化课程及教材改革,建设特色课程体系,系统性开展人才培养。
平台共建拓展融合领域。一方面,职教资源要精准下沉赋能社教,遵循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发挥师资、课程、设施及学生力量优势,丰富社区教育及服务社区内容,满足社区多样化学习和服务需求。另一方面,成熟的社教网络有力反哺职教,依托深厚的社区合作基础与主体、对象、内容、评价、模式“五维同构”模式,内引外联,深度整合校社资源,持续拓展学生终身发展空间。
发展趋向惠盈财富
深化“双元驱动”战略,强化顶层设计与系统协同,将职教与社教融合确立为中职学校发展的核心战略,纳入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强顶层设计,制定专项实施方案,完善跨部门协调机制,在制度保障、资源配置、评价激励等方面形成强有力的支撑体系,推动“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从并行发展走向深度耦合、共生共赢。
创新项目共育机制,提升服务区域发展能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发展重点,以及居民的新需求,建立“学校主导、社区搭台、社会力量参与”的三方协同机制,共同设计、孵化、实施一批高质量、标志性的融合共育项目。强化项目的品牌化运营和可持续性发展能力,不断提升其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贡献度。
构建智慧融合新生态,拥抱数字化转型浪潮。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智慧职社融合”平台。大力探索虚拟仿真实训社区场景、在线社区学院、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等新形态、新模式,有效突破物理空间和时间限制,显著提升融合教育的覆盖面与吸引力。
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的深度融合,正在打破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壁垒,为建设学习型社会提供坚实支撑,最终实现“教育惠民生、融合促发展”的战略目标。
(作者单位:广州市番禺区工商职业技术学校)惠盈财富
证配所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